電鍍工業設備發展歷史簡介
發布: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5-7-1 點擊數:5485次
現代電化學是由意大利化學家Luigi V.Brugnatelli在1805年發明的。Brugnatelli利用了他的同事 Alessandro Volta 五年前的一項發明,用電極進行了第一次電沉積。但Brugnatelli的發明被法國科學院所壓制,在之后的三十年中沒有在一般的工業中應用。到了1839年,英國和俄羅斯科學家獨立地設計了金屬電沉積工藝,這種工藝類似于Brugnatelli的發明,用于印刷電路板的鍍銅。不久之后,英國伯明翰的John Wright發現氰化鉀是一個合適電鍍黃金和白銀的電解液,1840年,Wright的同事,喬治埃爾金頓和亨利埃爾金頓被授予第一個電鍍專利。他們兩人在伯明翰創建了電鍍工廠,從此該技術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隨著電化學科學的成熟,其與電鍍過程的關系漸漸被人們理解,其他類型的非裝飾金屬電鍍工藝被開發出來。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商業電鍍鎳,銅,錫和鋅也相繼被開發出來。 在兩位埃爾金頓的發明專利基礎上,電鍍槽及其它裝備被擴大到可以電鍍許多大型物體和特定工件。
在19世紀后期,受益于發電機的廣泛應用,電鍍工業得到了蓬勃發展。隨著發電機電流控制程度的提高,使許多需要提高耐磨和耐蝕性能的金屬機械部件、五金件及汽車零部件得到處理,并可以批量處理。 同時零部件的外觀也得到了改善。
兩次世界大戰和不斷增長的航空業推動了電鍍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包括鍍硬鉻,銅合金電鍍,氨基磺酸鍍鎳,以及其他許多電鍍過程。電鍍設備也從以前的手動操作的瀝青內襯木制槽進步到現在的全自動化設備,每小時能處理成千上萬公斤的零部件。
后來,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將金屬電鍍應用到塑料電鍍,理查德費曼將他朋友的原始構想變成了一個成功的發明。